嘿,大家,
對於防曬以及防曬指標,你瞭解多少呢?
第二篇文章,我們讓大家簡單認識常見的防曬係數指標──SPF、PA
現在,我們要帶大家來認識更進階的防曬指標啦,
在這個時代,不要只看SPF和PA!不然你就low了🤫
上一篇我們有提到,SPF和PA都是使用人體試驗,
來測試能「延後肌膚曬傷、曬黑的時間」(忘記的快去複習!);
但是,人體試驗本身就充滿變數,並不是完全可靠的。
因此,專家們為了更完整的評估防曬產品的防護力,
使用體外測試(也就是非人體試驗),並針對防曬的「廣度」及「均勻度」提出新的指標:
■CW(Critical Wavelength),臨界波長
防曬產品「廣度」的指標。
隨著輻射線的波長增加,防曬產品的防護力就會下降,
到某個臨界點時防護力就會突然陡降。
在這個防護力陡降時的波長,就被稱作「臨界波長」。
因此,防曬產品的數字越高,他的防護寬度效果越好。
那麼,最近很常看到的寬頻防護(Broad Spectrum) 又是什麼呢?
若是這個防曬產品測出的臨界波長達 370nm以上,
表示這個產品在UVB、UVA的防護都很平均,
就有達到寬頻防護 (Broad Spectrum)的標準唷!
■Boots星級評等 (Boots star rating)
防曬產品「均勻度」的指標。
Boots星級評等調整為3-5顆星號,
表示對於 UVB 與 UVA 的防曬能力均勻程度,越多顆星代表均勻度越佳。
■UVA
防曬產品「均勻度」的指標。
是由歐洲委員會所提出的建議指標,
當UVA 保護力達到 UVB 的三分之一以上(SPF/PPD≤3),
符合這個標準,才能在產品上標示UVA的LOGO,代表此防曬品抗UVB和UVA的能力平均。
看到這邊,有沒有對防曬指標更瞭解了呢?
其實說了這麼多,是想告訴大家:
挑選防曬產品時,除了看「防曬強度(SPF、PPD、PA)」,
最好的方式是還要看「防曬廣度(臨界波長)」及「防曬均勻度(UVA LOGO、Boots星級評等)」唷!
這樣才能完整明白產品的防護力是否完善,
畢竟有防到UVB沒有曬傷、卻沒防到UVA造成曬黑,應該都不是大家想要的吧~
最後,重點來了!什麼樣的防曬才是適合自己的呢?
邱品齊醫師之前曾對防曬產品有提出建議,在這邊分享給大家!(感謝邱醫師,讚嘆邱醫師!)
記得~防曬是要走一輩子的路💦
感謝好粉們看到這裡,
若有任何問題歡迎來 Facebook粉絲團 留言或是 LINE@客服 私訊唷😊
防曬小教室,我們下次見囉~👋
*參考資料:
台灣皮膚科醫學會UV防曬衛教手冊
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(邱品齊醫師)
-
☀Lishan UV防曬噴霧新上市優惠中🎉
☀最高防曬係數SPF50+ PA++++
☀抗UVA、UVB
☀不黏膩、不泛白,最清爽的防曬體驗
☀無酒精/著色劑/防腐劑,低刺激好安心
☀通過過敏、抗水測試
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